當然評價一個導師的學術能力,除了文章的數(shù)量,文章的質量和h影響因子,你還可以看一下他有沒有獲過什么獎,是不是在知名期刊上面當編委。 其實在很多時候,除非你鐵了心是要走學術這條路,想好的要去抱大腿,不然的話建議再確認了導師的學術能力,過得去的情況下,盡量從側面去打聽一下導師的人品如何。 一般只是讀研的人,畢業(yè)了之后很少會從事跟科研相關的工作,讀研三年,除了學習到學術的思維以外,學習做人也很重要。 同時也要了解一下課題組的運行模式,適不適合你平常做事的模式。 科研水平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(xiàn),評價是多維度的。 作為最公開和最客觀的標準,論文幾乎是我們唯一能用來評價對方的。 以下僅考慮一般情況,不排除少數(shù)特例,僅供參考。 首先是看導師研究生涯早期的論文,比如讀博期間的論文。